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机关,努力做到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的统一,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突出实践特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应对当前国际国内严峻经济形势、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要以突出学习实践活动实践特色为切入点,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开动脑筋,采取措施,奋发有为,扎实工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确保国务院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大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
(一)大力支持公有制企业改制重组,扩大经济规模,扶持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支持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力度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全力支持从事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的企业发展,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大型流通企业优先发展。对于中央和地方确定的重大投资项目,需要组建公司或者办理增资、改制登记的,都要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专人专件办理,主动服务,提供指导,当场办结。材料一时不齐全的,要跟踪服务,尽快办结。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支持信息技术、旅游休闲、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农村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连锁经营,鼓励投资人向农业投资、在农村创业。按照实现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安全生产、资源节约目标的要求,依法做好产能过剩、技术落后、污染环境等企业的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工作。
(二)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认真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股权出质登记办法》,充分发挥股权出质登记在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的积极作用。加快研究股权出资问题,总结试点经验,抓紧出台《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扩大投资人出资渠道。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明确审批项目,规范登记前置,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制定《企业登记前置行政许可项目目录》。理顺外资准入审批登记流程,简化准入程序,提升准入效率,建立外资企业登记注册“绿色通道”,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出资管理措施,加强行政指导和出资提示。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对守法经营,确因资金紧张无法按时出资的企业,依法允许延长出资期限。积极开展企业名称远程核准和企业远程核准登记试点,试行企业登记材料网上预审,推进电子登记和网上年检工作进程,运用高技术手段提高登记工作效能。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更好地保护债权人和出资人的利益。(三)优化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发展环境,积极支持鼓励其稳定发展。鼓励民间投资兴办企业,为其登记注册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对符合条件、手续齐全的当场办理注册登记,当场不能办理的,跟踪服务,抓紧办理。对于生产经营暂时出现困难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在年检验照等方面予以支持,减免年检费用。以停止征收“两费”为契机,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鼓励、扶持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退役军人和返乡农民工创办个体工商户,促进经济活跃与繁荣。简化验照程序,对验照材料齐全、内容完整、符合规定的,当场通过验照。对个体工商户验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多做说服教育、引导规范工作。严禁验照收费、利用验照乱罚款、乱收费、搭车收费、代收代扣其他费用。改进验照方式,鼓励实行网上验照。[FS:PAGE]
(四)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要简化程序,鼓励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积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设立再就业咨询窗口、再就业培训点,举办帮扶就业招聘会,加强对各类人员就业再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切实提高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再就业能力,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积极服务创业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
(五)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密切联系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优势,进一步创新支持举办经贸洽谈活动的方式方法,做好咨询服务工作,促进项目对接与合作。引导东部地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发展,促进东中西部个体、私营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六)充分利用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基础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服务。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登记的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开展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分析利用工作,建立登记监管数据综合利用机制,及时收集各类市场主体发展信息,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报告。当前,要把涉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企业登记信息作为重点分析内容,客观反映中央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服务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七)指导企业实施商标战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抵御经济风险能力。抓紧制定实施《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的意见》,指导帮助企业重视知识产权,运用商标战略,激发企业活力。构建做好商标注册和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抓紧解决商标审查积压和商标异议裁定积压问题,完善商标审查、异议裁定及质量监管各项制度,实现“三年解决商标审查积压、五年达到国际水平”的目标任务。加快解决商标评审案件积压问题,完善商标评审法律制度,构建高效率、高质量的商标评审工作机制。指导企业申请商标国际注册,帮助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创立自主商标,加大促进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快速有效的我国企业商标海外维权信息收集机制,积极指导和帮助我国企业海外维权,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
二、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认真分析当前市场秩序中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查处事关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案要案。围绕中央确定的重点领域和行业,加大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力度,以工程建设、产权交易为重点,拓展执法领域。积极推进地方执法办案管理系统建设,探索市场主体严重经济违法信息公开机制,构建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结合《反垄断法》的实施,扎实推进反垄断执法工作,梳理、分析垄断行为线索,从典型的垄断行为入手,认真调查垄断案件,依法查处和制止垄断行为,维护有效竞争格局,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稳定、社会和谐。[FS:PAGE]
(二)积极引导合法经营,依法取缔无照经营。加强对企业登记行为的监管,对经营条件、经营项目、经营范围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督促和引导经营者依法办理相应手续,合法经营。重点查处超范围经营、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抽逃出资行为,帮助、督促和引导经营者树立依法、健康、和谐、科学的发展观念。坚持疏堵结合、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无照经营行为,从严从重查处,坚决取缔。积极推进各地建立政府组织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机制。
(三)推进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和市场信息化建设,促进市场繁荣、规范、有序。采取分类指导、强化落实、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等措施,争取2009年底全国基本建立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确保50%的省市商品交易市场实现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信息化。
(四)深入研究探索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的有效途经、具体措施、方式方法,制定《关于加强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的指导意见》、《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暂行办法》,打击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促进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有序开展。
(五)加强广告市场监管,指导广告业健康发展。以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违法问题易发多发的药品、医疗、保健食品等广告为重点,继续加大整顿规范广告市场秩序力度,进一步强化对新闻媒体广告发布的监督管理,履职尽责,严格执法;指导和推进基层工商所转变职能,拓展广告监管执法的覆盖面,严厉打击影响和危害经济社会秩序的严重虚假违法广告。坚持和完善广告联合监管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广告专项整治部门联席会议的作用,不断巩固和扩大广告市场整治成果,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认真履行指导广告业发展的职能,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广告行业组织,贯彻实施《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和协调解决广告业发展和改革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组织落实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推动广告业又好又快发展。
(六)加大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切实保护好商标注册人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总结商标行政执法工作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巩固执法中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做法,构建遏制商标侵权假冒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