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的正确领导下,2009年全区工商系统坚持把保增长、扩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民创业、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各类专项政策;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重点,开展了严厉打击传销百日联合执法行动,大力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家电下乡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全区工商系统从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出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民创业的21条措施,并实施开展引导扩大消费、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9项针对性强的政策文件, 实实在在地帮助了一大批企业度过难关,确保了区内各类经济主体的稳定健康发展。
围绕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0亿元的目标任务,扎实开展 "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活动,全面做好了政务服务、定点联系帮扶和"走百访千"工程、推广网上年检、开展股权出质登记、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重大项目跟踪服务等一系列措施。
以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为抓手,统筹落实经济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等服务"三农"等各项工作。全系统在"红盾护农"行动中查处农资违法案件735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18.3万元。
打击传销力度进一步加大,去年开展了三次"打击传销百日联合执法行动",查办案件258件,捣毁传销窝点2708个,打掉团伙179个,遣散传销人员25196人,有效遏制了传销活动的蔓延,保持传销无法形成气候的良好环境。国家工商总局和公安部对广西打击传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不断深入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年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4420份,集中开展重点食品以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专项检查、打击流通环节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专项检查、奶制品市场和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先后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12.08吨,查扣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1.01吨。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374件,取缔无照食品经营户2719户。
全区各级工商部门加强了对专卖店、商场超市、商品集散地、商标印制企业等的执法检查,强化了商标专用权行政保护力度,共立案查处商标违法案件459件,收缴商标标识18187 件,没收、销毁侵权商品20798件。立案查处违法广告案件712件,罚没款165.6万元,共发出预警警示通知502份,向社会发布违法警示公告26份。经过治理整顿,虚假违法广告得到有效遏制,广告经营环境进一步净化。
深入开展"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市场专项整治,严把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关,监督定点企业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依法严厉打击"以旧翻新"、"以旧充新"等制假售假行为。国家工商总局对我区家电下乡市场监管工作予以"抓的早、抓得实、抓得好,做到政府满意、群众满意"的评价。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重点突出。以12315行政执法体系"四个平台"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全区共设立农村行政村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7656个,在城市社区建立12315联络点528个,在商业企业建立12315联络点1171个,在学校及景区建立12315联络点774个。南宁市创新监管、检测手段,开展"三个中心、一个平台"建设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的肯定;玉林市工商局首先创建了"红盾流动服务站";梧州市工商局实现了全市各级行政机构"一会两站"100%覆盖率;防城港、崇左等市工商局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中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促进了边贸市场的繁荣发展。
各类市场监管水平明显提升。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市场防控,认真做好防控甲型H1N1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防城港工商局加强对边境市场监管,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发挥好了"国门工商"作用,整治"黑网吧",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扫黄打非等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共组织开展三次重点打击黑网吧专项整治行动,查处"黑网吧"503户,查处违法经营户912户,查处违法网站3家;开展手机传播淫秽视频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治理、打击盗窃破坏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违法犯罪专项斗争、公众聚集场所易燃可燃装修材料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等,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的打击商业贿赂、打击走私贩私、反不正当竞争、整治企业违法排污等监管执法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继续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是工商部门肩负的责任重大,广西各级工商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完成2010年的各项任务,为推动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