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行业网讯 “子承父业”在当今企业中很流行,在新老交替的高峰期,哪些经过一代人努力打拼下来的亿万基业,无论是从外界看来还是现任掌门人心中都顺利成章的留给下一代。而在众目睽睽下的“富二代”们,能否将企业再次带入辉煌,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直销企业中,“父子/父女档”们更是低调的明星,实力不俗,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搏击市场的潮涌。借此父亲节之际,直销专业网特此盘点直销企业中的“父子/父女档”,致敬父辈,感恩父爱。
狄维士、温安洛家族本纪
安利作为直销行业老大,从来都是两个家族的传承事业。当年查理•狄维士与杰•温安洛(2004年去世)在一间地下室创办安利时,可能从来没想过会编织出如此庞大的直销帝国。
1993年,狄克•狄维士(创办人狄维士之子)接任安利公司总裁;1995年,史提夫•温安洛(创办人温安洛之子)接任安利公司董事长,安利正式被第二代领导人掌管。
据了解,两位创办人在培育后代方面费尽心思,两位创办人在培育后代方面费尽心思,曾特别设计了一个为期5年的培训计划,规定无论哪个孩子愿意承担管理责任,都必须经历生意的每一个环节,因为长期的介入可以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而狄克•狄维士和史提夫•温安洛在继承父辈所创建的财富的同事,也继承了父辈所创立的企业文化、精神、原则甚至办事方针。
不过安利第二代并没有甘于守业。2000年,由史提夫•温安洛与狄克•狄维士带领的管理层将安利、捷星和捷通合并成立安达高公司。目前,安达高公司在美国总部拥有面积超过10多万平方米的生产、储运及办公设施。美国商界将安利的成功转轨归功于它的第二代。
无限极:中国家族企业的经典
坐落于广州的无限极,隶属于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创立于1992年,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无限极已在中国设立35家分公司,28家服务中心,4000多家专卖店。
李锦记创办于1888年,创始人李锦裳,历经了127年的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酱料王国。李锦记目前供应约220种酱料的调味品,品牌营销世界各地,目前李氏家族第三代李文达任李锦记集团董事长,并由李氏家族第四代参与日常管理工作。
李锦记集团注重创新,1990年代进军中草药行业,还通过无限极公司,出产中草药健康产品,如今中草药产品的总收入已超过酱料产品,而无限极的董事长正是李锦记第四代传人——李文达之子李惠森。
李惠森长期接受西式教育,但对中国传统智慧颇有研究。李惠森将原因归为父亲的“言传身教”。由于李文达先生早年将“思利及人”确立为李锦记的核心价值观,幼年时李惠森便对这四个字耳熟能详。更是将其上升为一个清晰的概念。他提出了思利及人的3个要素、3大原则以及9个法则,为推动无限极乃至李锦记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隆力奇:父业子承 继往开来
2013年12月8日,隆力奇2013年定制营销峰会暨2014年战略发布会在上海召开,隆力奇董事长徐之伟宣布,他将不再担任隆力奇集团CEO一职,由其子徐晓平接任。但辞去集团CEO一职并不代表徐之伟从此退休,他将转战到隆力奇董事局的战略决策上,协助新任CEO做好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工作,同时计划在未来的日子里,已过6旬的他计划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
新任CEO徐晓平曾留学英国,主修工商管理专业,是个内敛沉稳,但却很有想法和胆识的人。留学归来后的7年时间里,他相继在隆力奇人事、销售、审计、督察等里里外外每一个业务板块接锻炼,任职副总裁期间,一直主管人力资源、市场和品牌三大块事务,熟悉企业的每一块业务板块,实现了对整个集团点线面的融会贯通。
从中可见,在对隆力奇接班人的培养上,徐晓平父亲徐之伟的用心良苦。
隆力奇素来重视孝道传承,徐晓平在出任隆力奇CEO的就职典礼上表示,“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并借机感恩父亲徐之伟的养育之恩和培养之恩。
尚赫“父女档”合力搏击直销市场
1965年,陈上吉以5000元新台币起家,成立公司,开始投入药品、健康食品的研发生产。1978年,尚赫在美国成立。1993年,陈上吉之女、尚赫(中国)执行长陈旻君只身带着尚赫进入中国,落户天津。陈旻君毕业于美国圣马力女子大学经济管理系,科班出生的她凭借睿智审慎的头脑和开拓创新的胆识,在经历了一段对企业运营和中国市场的了解和适应后,迅速开拓出属于尚赫的疆土,在管理上日臻成熟,成为中国直销界备受瞩目的女掌门人之一。
“不是你能不能,而是你要不要”,这句话是父亲陈上吉在陈旻君年少时对她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给予了她莫大的激励,同时也塑造了她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陈旻君带着尚赫健康理念,带着行销全球的信心和决心在中国扎根20多年。
金日“大小李总”启动二次创业
1972年李仲树只身赴港闯荡,1986年创建香港金日集团,1992年创建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如今的金日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制药、医疗、保健、贸易、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多元化实业集团公司。
2007年,李仲树与次子李冠华一起开辟了金日集团直销板块,在众多人的反对与不赞成中,一路走来,在绿色保健品和天然药物发展领域大展拳脚,开启金日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是金日在2012年获牌后,在直销推动业绩快速快速增长之际提出的口号。围绕围绕着二次创业,金日启动了系列新政,涵盖战略、产品、管理、培训、服务、人才等多个领域,向着更高的目标寻求新跨越,创造新辉煌。
李仲树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大仁、大德、大成、大忍,在他身上得到最好的诠释,如今的他继续秉承着永远创业的精神,推动着金日帝国开拓新的商业版图;李冠华秉承乃父李仲树稳健务实的作风,勇于创新,敢于开拓,为人谦恭而低调,行事大胆而沉稳,如今的他执掌主导着金日直销板块,迎接着金日集团的新纪元。
克缇:陈家父女 优势互补闯天下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陈碧华接到父亲暨克缇集团董事长陈武刚的人事安排,出任克缇集团总经理一职,开拓克丽缇娜在内地的市场。
克丽缇娜原是克缇集团的关系企业,2011年底两者分拆,克丽缇娜主要在两岸从事伊美通路经营和产品销售;克缇则开拓直销市场,并且由陈武刚亲自主导,首创“心语”式培训课程。克丽缇娜在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都发展得如火如荼;克缇(中国)日前公布2015年一季度业绩,销售额突破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8%。目前陈碧华不仅担任克丽缇娜集团董事长,同时兼任克缇集团执行董事,出席克缇(中国)直销的重要会议。
陈碧华对待员工和蔼谦逊,她曾在采访中表示这是受了父亲陈武刚的影响,她用“浪漫”、“执着”来形容这位具有开拓性和创新精神的成功男人。“父亲与人为善、善待员工,他所带给我最好的东西就是观念。父亲会告诉我需要做什么,却从不给我压力,要我一定完成到什么程度。他是成功的人,我只能尽可能地靠近他的思想。”
陈碧华曾说过,她很感谢父亲给了她很多机会,让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看这个世界,丰富生命,开创她人生很不一样的活力。
三株:在尸骨中重建“日不落帝国”
迄今为止,在中国食品饮料或保健品行业,可能还没有一家本土企业,能望当年三株之项背。
1994年8月,吴炳新、吴思伟父子在济南用30万元的注册资金、不到3年的时间,就撬起了一个80亿元的大市场,而其使用的杠杆,不过是盛着几十毫升“药水儿”的小瓶瓶。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营销人,尤其是对医药保健品行业而言,吴炳新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符号。甚至被冠以行业“营销之父”的称号。但在1998年,三株遭遇了“黑天鹅”事件,劲头退去,“日不落帝国”崩塌。
2013年,三株集团20周年,吴炳新选择二次创业,让三株活过来。他说,“三株这么多年不得已退出了市场,有人说三株失败了,但我说三株从来没有失败过”。
2014年,三株拿到直销牌照,在旧三株尸骨上重建新的“日不落帝国”。这一切得益于吴炳新的坚持,踩在悬崖边缘的不退步。
悉数了直销企业中的“父子/父女档”之后,这些经历着风云人物掌舵的企业都在属于它们自己的路上砥砺前行。父辈那一代的企业家们似乎都有一种常人无法企及的格局,他们总能凭借着一股强大的毅力支撑起一个企业的信心。而子承父业的“富二代”们能否维持住上一代所创造的辉煌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管理体制是否改革的关键因素,就让时间去验证吧。
(作者:dorina)
【责编: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