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

首页 > 财经 > 正文

“装逼”经济时代:创客们如何备战消费升级?

直销行业网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次消费升级,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消费结构的演变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正驱动着相关产业的增长。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消费结构被神化了之后又被妖魔化了。

回顾2016上半年,直播、网红、内容创业、IP……各种新词热词纷纷涌现,叫人应接不暇。而在这些概念轰炸的背后,有一根暗线是异常清晰的:在经济下行、资本寒冬的当下,原有的那一套互联网生意的玩法已经走不通了,属于屌丝的免费经济正在翻篇,强调转化和毛利、赚有钱人(哪怕只是有点钱)的钱开始成为创业主旋律,消费升级的时代到来了。

然而,消费升级人群却变成了一个为了品质个性(装逼)不要命的存在。就供给端而言,各种“高端、垂直、升级”的新品开始横飞,他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自带亮点,各种高逼格、设计感、故事感和娱乐感凝聚一身。而渠道端方面,网红、直播、短视频、内容社区……迅速成为“升级产品服务”的营销渠道,用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讲着意料之中的同一个故事。

商业最终还是要回归常识,而不是迷失于表面的匪夷所思中,而我们的创业者该如何把握这一波消费升级趋势,找到自己的机会呢?

从消费者(用户)角度,消费升级“升”的是什么

体验极差的苹果手表因为纯金的表带就标出129,000元的高价,在中国抢售一空,试问购买者真的是在买苹果手表的功能体验吗?罗胖起拍价2.5元的《历代名篇选读》卖出了30,260元的高价,老僵尸的《好好说话》在喜马拉雅赚得盆钵满溢,《李翔商业内参》创造了令人艳羡的销售奇迹,那么试问这些购买者买的真正是内容本身吗(换句话说他们真的会认真看吗)?直播平台上的土豪们一掷千金,还在读大学的小盆友一个月送礼已经高达15万,他们买的又是什么呢?在《疯传》这本书里,“社交货币”的说法被反复提及,在这些高溢价的商品中人们购买的更多是功能体验之外的东西,是一种社交价值:话题谈资,个性表达,情感兴趣,逼格标签。总之,让大家心甘情愿掏钱的是一种被广泛认同的“阶层身份象征”,是一种在人群中可以突出自己增强气场的“社交优势”。

购买目标的改变,映射的是消费者核心诉求的变化。如何用最小的时间、精力、金钱的投入,购买到最多的身份逼格标签。这是一个品味的问题,而品味的背后不是收入的高低,是一个信息和信任的问题。简言之,有品味的消费者不是钱更多,而是更会“聪明地消费”,在有限的收入条件下通过可以信赖的消费情报达到一个最优。高收入与更加精致有优越感的生活方式并不能完全划上等号,关键在于你能不能获得核心信息,在于你是否能获得选择的情报。这依然是一个性价比的逻辑,只是更基于信息。

既然消费升级的核心是信息的传递和信任的建立,那么销售过程中最常用的借力就是:

a.内容

只有通过持续的内容传递和消费,才能把产品深深根植于消费者的内心!

b.社交

光有内容还不行,你讲的这个故事还得人们普遍认可,特别是目标人群的意见领袖们认可了,已经开始在目标人群中口口相传了“买的人真的更会被大家赞赏羡慕哦”,这就需要社交的力量,这里的社交是广义的social,社交网络、主题社区、兴趣社群都包含其中。

体现在产品上,“升”的又是什么呢?

1.升级的是消费结构

简言之,就是你把钱投入消费的比例,和投入不同消费领域的占比,再直白一点就是你愿意为什么花钱。过去,人们更多地把钱投入日常基础消费品,吃喝是大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恩格尔系数较高”。现在,人们开始把钱花到一些新的领域,文化娱乐、健身运动、出国旅游的占比越来越大,这种结构的变化是消费升级的第一层。

2.升级的是消费品类

消费结构改变之后,更重要的是在消费支出的每个领域里,你愿意选择什么品类的商品和服务,这个品类通俗点说就是“档次”,而创业者们最核心的机会就在这里,就是想方设法帮助消费者们重建品类逻辑,就是在人们针对这一领域的传统印象中切分出“新的心智区块”。

这就好比我们过去买手机,靠谱好用价格便宜就行,后来智能机(品类)出来了,我们要追求3g信号和上网体验,再后来以苹果为代表的高端智能机出现了,我们开始追求不一般的逼格和社交增值,每一次新的品类被切分出来,都会历经一次品类逻辑的洗脑。

过去是功能性住房,现在是改善性住房,而在Elab自由自宅这样的平台上,高端人群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选房,他们可以亲手定制自己的住房,自由选择最领先的设计元素,这是购房消费的品类升级。过去吃沙拉,现在要吃减肥沙拉;过去吃豆浆油条,现在要去桃园眷村享受LV一般精致的早餐;过去买衣服好看就行,现在得是欧风美范,还不能是大路货或屌丝装;过去买家具挑质量好的,现在要智能家具;设计要性冷淡风,LOGO不能太明显,低调奢华有内涵……总之,你只要能让消费者确信,他们花钱的某一领域有一个更高档次、更有逼格和个性的品类,而你是这个品类的代表,把这个品类逻辑耳濡目染地植入他们的心智中吧。

3.升级的是消费逻辑

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大观园”的时代,消费逻辑的升级,简言之就是消费决策中的侧重点和估价的方法的升级。

性的方面,过去更多是讲产品的质量性能、功能体验。而现在,人们更强调产品之上的附加价值。

价的方面,过去更多是强调便宜优惠。而现在,人们更注重的是限时限量特价定制带来的稀缺感和占便宜的优越感,是通过各种信息节省自己挑选商品的时间精力成本。而具体的价格,正如《无价》一书所言,人们永远无法判断一个商品的绝对价值,只能在不断比较和参照中大致判断商品的主观价格。你不需要知道LV或者爱马仕的挎包为何卖那么贵,你只是知道,他们摆在那里、都是那么贵,这就是锚定。

前面已经说过,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人们更看重功能体验之上的附加价值,品质、健康、社交货币、仪式感和参与感、个性化与定制化,这种侧重往往会达到“一白遮千丑”的效果,对商品的其它方面选择性失明。但是我们依然要强调,消费升级并不是人有了钱就变傻!事实上,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群体,其消费可能更加精明,依然是本着一个“性价比”的逻辑,只不过性和价的内涵发生了改变。

不论你接受与否,一个满怀个性与情怀的逼格经济时代正在到来,每个人都想通过全方位的消费细节打造、让自己变得更加精致、有一点小特别。对于想要装逼却依然苦逼的中产们来说,有那么一点小特别、不被看作屌丝正在成为重要的心理推力。认识到这一点、找准定位、更会讲新消费人群爱听的故事,这样的后来者将在新一波红利中获利。

(内容有增减)

【责编:姜堰】

【版权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直销行业网立场。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直销行业网”的内容,版权均属“直销行业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请注明“稿件来源:直销行业网”。
3、本站尊重原创及版权所有者,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内容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本站所选用的内容涉版权问题或来源标注有误,请致电本站,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