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行业网讯 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通过成立打击传销专业队伍、创建无传销小区、推进综治一体化、加强群防群治等措施,有力打击了辖区内非法传销组织。据110接报数据分析,该市传销警情连续三年下降,持续性的打击整治效果明显。
成立打击传销专业队
浦口区桥北地区地处城郊结合部,空置房比较多,小区密度大,出租价格也比较低,2011年-2014年,这里是传销人员聚集、活动多发区域。
为了更好地打击传销,在市公安局和浦口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6月,由公安、工商等多部门构成的浦口区打击传销专业队成立,组建了打传队临时党支部,在警力、装备、车辆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保证了打击传销工作的专业化、常态化。
浦口区打击传销专业队负责人苏建中介绍,打传队现有12名民警和50名特勤。浦口公安分局通过建立所队合成作战模式,运用专业队伍的经验优势和派出所的业务优势开展合成打击,在线索搜集、证据固定等方面闭合运行,形成对传销活动的强大打压态势。
在2016年一起案件办理中,打传队会同沿江派出所联合办案,先后在安徽合肥、河南等地抓获在逃传销体系总监、老总8人,共刑事拘留嫌疑人48名。今年以来,浦口公安分局共办理传销案件16起,刑事拘留131人,摧毁传销窝点389处,今年1-8月传销警情同比下降33%。
打传队还设立了专门的宣教室对传销人员进行反洗脑教育,通过给他们播放各地警方打击传销案件以及反映传销危害的片子,让他们逐渐从传销组织编织的发财梦中清醒过来。 “我想回家!” 今年31岁的小张曾经被骗陷入“1040阳光工程”的骗局,如今经过反洗脑教育,终于悔悟过来。
警民共建无传销小区
“变化太大了!”在小区住了5年的胡阿姨感慨道,“以前晚上我们散布都不敢太晚回......” 。2015年之前,天润城十三街区是传销重灾区,传销人员聚集,不仅扰乱了小区的正常生活秩序,小区内还时常发生盗窃、破坏电梯等情况,如今在警方的帮助下,这里通过无传销小区创建,小区再不见传销人员,小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
社区民警徐惠告诉记者,警方平时通过入户宣传防范辨别常识、警民联系台每十天发送一次短信提醒、印发打击传销宣传资料、设立打处情况宣传栏等措施来提高群众对非法传销的识别能力和自觉抵制能力。
在警方的帮助下,2016年10月天润城十三街区首届业主委员会正式成立,葛茂安是该街区首届业委会主任,他介绍小区成立了星火平安志愿者巡逻队,平时穿着红马甲在街区巡逻。“我们业主互相也都熟悉,在打击传销上大家很有凝聚力,建立了全实名制微信群,方便搜集沟通信息,一旦发现可疑人员会及时报告警方。”
警方还协调物业、业委会出资完善了小区门禁监控等技防设备,督促加强门岗登记。同时,实行出租房分级管理,安排协管员上门登记,对传销重点地区人员租住房重点关注,3日上门一次。“我们还与出租房主签订了治安责任书,确认是传销人员租住后会通知房主劝退房,并告知危害,如房主依然违规出租便会依法处理,清理租住人员。”徐惠说。
“大联动”清剿源头预治
打击治理非法传销,离不开多部门的共同努力。打传队打传案件负责人马春林介绍,浦口区目前推进综治一体化和社区大联勤,建立起了物业、业主委员会、平安志愿者等一起参与的联系会议制度,加强沟通联动,同时每周街道、派出所、工商等部门都会开展集中行动,进行集中清剿。
另一方面,警方通过与通讯运营商、银监部门的密切合作,在传销集团号通讯方面严格审核把关,在传销资金方面流转方面加强可疑资金转账的现场宣传。警方把“1040阳光工程”中每一份资金数额提供给银行,比如1份是3300元,21份是69800元,请他们在平时多留意。2015年桥北地区某一银行发现客户要进行可疑数目转账,便及时进行了劝阻,为客户避免了财产损失。
此外,浦口公安分局还增加在线互动,在内部建立“天下无传”微信工作群,加强对打击传销工作的沟通联络,在外部通过“浦口警方”新浪微博、网上公安局等途径,对外发布分局清理整治非法传销的警务信息,并加强与网民的交流互动,畅通传销线索收集渠道。
今年以来,浦口公安分局通过“浦口警方”微博收集到举报传销线索47条。 浦口公安分局还创新方式,尝试对传销人员的主要来源地开展宣传,向被查获的传销人员户籍地或实际居住地投递《致传销人员家属的一封信》,引起传销人员家属的重视,促使其家属帮助共同解救传销人员,目前分局已投递4500余份,接到回复咨询电话227个。
【责编: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