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

首页 > 行业 > 正文

韩国化妆品能否保住新宠地位

常言道,法国的香水韩国的粉。而今韩国这项“国宝”也有了走向世界的趋势。韩联社报道称,得益于韩国美妆(K-Beauty)广受全球人的喜爱,化妆品已经成韩国外贸出口新宠。然而低迷的业绩却将韩国化妆品的美梦拉回了现实,成为新宠容易,保住地位不易。

韩国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22日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2017年韩国化妆品出口额达49.6亿美元,较四年前直线增长了3倍。数据显示,今年1-9月,韩国化妆品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31.4%,达46亿美元。韩国化妆品企业(制造、销售)也由2012年的2458家猛增至2017年的1.1834万家。而真正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化妆品出口市场已经逐渐拜托了以大中华区为主的“一边倒”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2017年,韩国化妆品对大中华地区出口达32.6亿美元,占比虽仍居首,但对东南亚、北美和欧洲的出口也逐渐增加。

征服亚洲早已不是韩国化妆品的目标。早在2015年10月,世界最大化妆品零售店丝芙兰就在全美境内打出了“K-Beauty”的促销活动。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百货巨头梅西百货也开始试水,与韩国美妆电商Peach & Lily合开了家实体店。大半年后,第二家店中店在加利福尼亚开张。

K-Beauty的热潮甚至已经在欧洲市场兴起。根据韩国贸易协会布鲁塞尔支部近日发布一项名为《欧洲K-Beauty热潮和营销战略》的报告,韩国外销至欧洲的化妆品正以两位数增长,去年打败日本成为欧洲五大化妆品进口国,2017年韩国出口到欧洲的化妆品销售额为1.35亿欧元,已经达到2010年的10倍之多。

然而韩国化妆品行业却不能轻易被出口增长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不久前韩媒报道称,在国内消费低迷、韩中萨德矛盾、全球化妆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三重打击下,K-Beauty已经陷入危机,曾经在全球率先推出“美食护肤主义”理念的韩国化妆品品牌思亲肤于本月8日向首尔回生法院申请进入企业回生程序。更为重要的是,思亲肤不是个案,伊蒂之屋、菲诗小铺去年的营业利润分别缩水了85.83%和58.45,谜尚和魔法森林营业利润分别减少53.79%和52.24%。

竞争是韩国化妆品逃不出去的魔咒。寡头的压力之外,新的化妆品企业仍在不断入局,连与化妆品行业无关的LF(时尚)、麴醇堂(酒类)、Morning Glory(文具)、KGC人参公社(人参食品)、柳韩洋行(制药)等企业也纷纷进军化妆品行业。

此外,安全性也在考验韩国化妆品的“出国梦”。3月,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表示,韩国爱茉莉太平洋等8家化妆品企业的共13种产品,在检测中发现重金属“锑”超标,已责令相关企业停止销售并回收不合格产品。而在市场份额大战悄然开展的背景下,韩国企业试图推出的“快美妆”也开始让人们产生了担忧的心理,Cosmax化妆品公司总监Lim Dae Gyu告诉新加坡媒体《海峡时报》:“韩国大众美妆产品从计划到投入市场的平均时间约为4-6个月。”而在这之前,韩国化妆品从研发到上市需要两年时间。快是快了,但大幅缩短的安全性也成了韩国化妆品备受质疑的一点。韩国化妆品想要保住新宠的地位,或许还要沉淀一阵子。


【责任编辑:FLY】

【版权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直销行业网立场。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直销行业网”的内容,版权均属“直销行业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请注明“稿件来源:直销行业网”。
3、本站尊重原创及版权所有者,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内容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本站所选用的内容涉版权问题或来源标注有误,请致电本站,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