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行业网讯 邓小平曾诙谐地说,“不论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猫论,无非是要帮助人们破除掉枷锁,加快发展的脚步。在直销行业,猫论是否也有其合理性?直销产品是否存在灰色地带?直销五大类产品是否该放宽限制?
相信就直销五大类产品现状而言,更多的人对此有所期待,认定适度地放宽直销市场产品和经营区域是直销行业发展的关键。不可否认的是,直销行业在中国发展至今仍不完美。如此,我们更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到并承认行业发展中的不合理之处。唯有这样, 期待才会迎来实现的那一天。
尴尬局面:直销产品的“不纯粹”
近年来,直销行业很多家企业看重了茶产业的优势,开始涉足茶产业。其中,理想科技被批准的直销产品主要以“茶转换类”为主,其化妆品、保洁用品,均是提出茶的有效成分。另一家获牌直销企业天福天美仕,以天福茗茶为集团后盾,其获批的产品,也主要是含萃取茶成分的化妆品。此外,如华莱等企业也以茶作为主要直销产品。
众所周知,直销企业与传统企业最显著的差异是,直销企业通过直销方式销售的产品,需要在商务部进行审批备案。2005年11月1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工商总局同时发布了2005年72号公告,公布了直销产品的范围,即化妆品、保健食品、保洁用品、保健器材和小型厨具这大类产品。而记者搜索商务部所有获牌直销企业被批准的直销产品,发现茶并不在其列。
作为直销行业的外围产品——茶,自其在直销行业诞生以来,一直徘徊在行业的边缘。而搜索商务部获牌企业的获批直销产品,却不难发现,不仅仅是茶产业,目前很多获牌直销企业经营的产品已经超过了这五大类。记者统计,这些非五大类产品集中以茶、酒、衣服等生活品居多。
值得注意的是,直销企业往往借助这些产品中所具有的保健功能在政策上玩起了“混淆战术”。无一例外,直销企业的酒产品都说明其具有软化血管、滋阴补养、益气养血等滋补作用;直销企业研发的纺织品通过技术渗透,具有调节改善皮肤与贴身衣物之间的微环境,抗菌保健的功效;也有企业将油盐酱醋、饮料等生活品作为直销产品,挖掘其健康有机成分,将其作为直销产品的卖点进行销售……加上企业自身对产品功能性的宣传,导致很多人将上述产品默许为保健食品和保洁用品。
而据记者了解,保健食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此类产品的安全性、功能性、质量可控性等方面的系统评价和审查具有严格的规定。在我国,保健食品专用标志为天蓝色,呈帽形,业界俗称“蓝帽子”,只有标注保健食品标志的食品才能作为保健食品进行销售。通过查询,我们也不难发现,清洁用品指的是一切运用于清洁作业的使用物品,主要包括:清洁设备、日常清洁工具和辅助工具、清洁剂三大类。如此看来,将茶、酒等此类产品归结为保健食品毫无根据,将纺织衣物归结为保洁用品也是不合理的。而在中国直销行业发展前景日渐明朗化的今天,会不会有更多的产品在直销之路上遭遇此类的尴尬呢?
带着疑惑,记者采访了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胡远江。对此,他对于超出法律规定的五大类产品的销售进行了解析:“《直销管理条例》规定只允许化妆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械以及小型厨具等五大类销售。尽管如此,这里面还存留了一个很大的豁口,就是超过法律规定五大类的产品,只要符合直销行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可以申请单独的申报,并由商务部批准。中国直销的法律、法规没有永久性的限制只有五大类产品,只是增加了单独审批的环节。”胡远江表示,这种方针从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中国的国情与直销产业现状的。
从营销学角度上来讲,由于直销销售渠道主要通过业务员销售的从业特征,这就决定直销行业如果广泛的生产不同生产资料的话,显然不符合实际。所以法律规定增加单独审批环节就显得至关重要。
审视直销:产品与服务是根基
尽管,政策上允许企业可以对超过法律规定五大类的产品进行单独的申报,很多直销企业依旧对这一点的开放力度觉得过于狭窄和不满意。部分企业认为,直销法不应该对产品类别进行限制,只要国家批准的产品都可以生产、销售;也有一些企业建议可将直销产品限于快速消费品、日用易耗品等,十分耐用品、没有明显价值或价值难以确定的产品以及珠宝等产品不得销售。
记者也了解到,国际惯例仅仅是限制受限商品(如枪支和处方药)、易腐商品(如食品和新鲜农产品)、其价值无法立即由普通消费者判定的商品(如宝石和投资产品),以及大宗商品(如金属、农作物)不能采用直销形式。除这些特定产品类别以外,直销产品的审批应与其它零售产品一致。
不得不承认,在中国,无论对于政府还是行业而言,限制产品类别以及与这类限制相关的审批程序都显得极为繁琐。放眼望去,似乎能由市场竞争来决定企业销售什么产品则可实现更高的效率。中国直销产品限制究竟源于何种原因?又是否具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此,胡远江认为,限制首先来源于国际经验、国内经验、市场经验三方面的考虑。他表示:“第一点,从国际经验上来看,在一些直销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大体上进入直销渠道的产品,会作为我国的政府监管部门会用来制定法律依据的参考。第二点,从国内经验角度来讲,中国在20多年直销运营过程中,主流直销产品大体会有其归宿。将产品规范或者限制在五大类,符合中国市场一定阶段内的运行规律。此外,从市场经验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直销产业在立法之前,十大转型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对其产品的基本倾向、归类,基本涵盖在五大类产品的范畴内,这也是政府决策的一个市场依据所在。”
而事实上,也并非所有产品都适合直销。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确实也出现过一些通过传销珠宝等产品来牟利的非法行为,而更使大家耳熟能详的非法传销案里便有席卷大江南北的唐今公司 “骨灰塔传销案”。此外,直销在中国的发展程度和接受度也并没有达到国外的水平,在某种意义上还处于欠成熟发展的阶段。
我们不免得出结论,直销经营产品被限定在五大类是基于国际经验、国内经验、市场经验、法律豁口、安全战略等五大方面的认真考量与权衡所确定的。也验证了,中国直销产业在20多年的发展、摸索,由最初的试水,到如今的渐走佳境,产品的严格把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阶段,国家对于产品依旧处在严格的限制阶段,企业应该如何谋得自身更加长久的发展呢?对此,胡远江也给予了企业诸多良策:“首先,企业要想做到有广度和深度的市场需要深度调研,走进市场,从市场中回来。详细研究市场的需求,市场空白产品,市场创新产品,能够调控成本的产品,不断降低产品的成本,进行科技创新;第二,企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对社会变化的趋势,对人们消费变化的趋势,要有很精确的研究,企业要有效的为顾客做导向,必须深入研究趋势变化,对未来的科学预测,这样的话,企业就可以在产品领域拥有更多的顾客拔得更多的头筹。同时,企业建设更好的竞争力,企业自然会拔得行业的头筹。”
【责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