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

首页 > 专题 > 正文

直销公益“亿”时代将来临 喜或忧?

直销行业网讯 2013年是中国直销市场的新增长年,更是中国直销行业的“社会责任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直销企业业绩的逐年提升,直销企业每年向社会捐赠的物资、善款也在不断增加,多家企业年捐款额甚至高达亿元,预示着直销企业正在向直销公益“亿”时代迈进。

进入2014年来,企业慈善事业的脚步依然没有止步,如三生的“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安利的“阳光计划”、炎帝的“百年树人”计划……近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9家直销企业也迅速作出反应,积极行动起来。截止8月4日,广药首捐200万款物;罗麦汪静指示高管团队赴灾区支援;宝健紧急调拨100万元现金作为首笔支援救难费用;中脉成立云南地震救助专项小组,运送30万元救灾包;天狮首批捐赠价值100万健康产品;理想捐款物112.35万元,富迪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赠100万元款物;福能源高层携救灾物资连夜赴灾区,安利向中国扶贫基金会首批捐赠100万元人民币支援灾区………

(一)直销公益“亿”时代将来临

随着直销行业的成熟规范和企业业绩的不断增长,直销企业在慈善方面的投入日益增加,各项公益项目也越来越成熟。据直销道道网舆情监控室调研得出,2013年中国直销行业慈善捐赠总额为7.44亿元。其中,中脉1.57亿元,权健1.29元亿,直销公益“亿”时代即将来临。另外,超过12家企业年捐赠金额超过1000万,详情如下表:

2013年直销行业慈善捐赠突破千万的企业

2013年直销企业捐赠数据体现两个特征,第一,直销企业年度业绩的增长与慈善捐赠金额并不成正比,像安利、完美高业绩企业,慈善捐赠金额并不是最大的。第二,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对比,内资企业在慈善投资更大,在2013年捐赠金额超过1000万的12家企业当中,内资企业占8家,外资仅占4家。可以说,民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和爱国爱民情怀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直销公益“亿”时代是喜是忧?

直销公益已经踏入“亿”时代的边缘,但是,直销公益“亿”时代的到来,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对此,行业形成了乐观悲观两派论。

1、乐观派:能体现企业对公益慈善的重视程度

有人认为,企业捐赠越多越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心,直销企业将员工或直销商组织起来进行公益慈善服务,利用公司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为特定的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在实际接触与服务当中,能够增强与社会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并且,企业向社会捐赠越多的资金和物品,就能够帮助更多的贫困人们,解决他们的需求,在救灾、助学、扶贫、环保等方面发挥作用。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作为经济组织,企业公益慈善投入的多少不应成为价值评判的标准,但是,公益慈善投入的多少可以反映出企业对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对直销企业来说,公益慈善投入的多少可以反映出直销企业在改善公共关系和社会发展环境上的重视程度。

2、悲观派:是企业宣传和炫富的手段

有人指出,慈善的核心是爱,不应夹杂太多功利性的内容。目前,有些直销企业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把慈善捐赠当作一种宣传手段。还有甚者,为了吸引更多的经销商加盟,把慈善当成营销的工具,抱着炫富的心态加大慈善捐赠,形成慈善攀比不正之风,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更让原本就不安定的直销环境变得更浮躁,这对直销行业的发展与社会和谐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更得不偿失的是,没有获得社会认可。

直销道道网舆情监控室认为,企业做慈善,涵义多层。客观上来说,无论企业出发点如何,它确实或多或少在为社会纾解困难,对于社会公众来说,这种行为即代表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也代表着直销行业对社会责任的践行。只是不同的方式或者不同的财力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同。

从主观来说,企业做慈善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从而也在带动整个社会“爱”的一面。这里面既包含了企业形象提升,也包含了维护好社会关系,实现企业持久发展的愿望。但是企业对慈善的理解不一、针对的慈善角度不同,所以表现不一,有的高调,有的低调,呈现给大众的视觉和感觉就会有所不同,争议也就自然避免不了。

【责编:admin】

【版权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直销行业网立场。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直销行业网”的内容,版权均属“直销行业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请注明“稿件来源:直销行业网”。
3、本站尊重原创及版权所有者,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内容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本站所选用的内容涉版权问题或来源标注有误,请致电本站,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