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行业网讯 随着“治未病”理念不断深入,阿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据了解,阿胶以驴皮为原料,但是近年来驴存栏量不断下降,驴皮价格不断上涨不仅导致了各大阿胶企业驴皮资源的紧缺,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玉峰表示,公司将采用“农、工、商、产、学、研、政、服务八位一体”活体循环开发模式让一头驴更加有价值。力争在2020年布局两个“百万头”核心基地,总存栏争取稳定在600万头以上。
坚持三千年“道地品质”
东阿阿胶具有三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极其丰厚,其养生功效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据了解,阿胶传统制作工艺流程复杂,包括原料处理、炼胶、凝胶、切胶、晾胶等多道工序。现在东阿阿胶在生产过程中,仍有一些程序会进行手工制作,以保证其道地的品质。
阿胶是以驴皮为原料熬制而成。据悉,毛驴存栏量由1999年935万头降至2013年603万头。2009-2014年驴皮采购价格上涨了7.57倍。这无疑给以原料为依托的阿胶企业制造了不小的压力。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韩国才表示,我国毛驴地方品种多、分散饲养多,驴的繁殖技术、饲养技术、加工技术相对落后,这会制约驴产业的发展。
“我们的阿胶坚守了3000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经济环境如何改变,我们坚守的是那种道地的品质。”秦玉峰强调,东阿阿胶始终坚持“做人厚道、做事地道”的价值观,最终提高企业品牌价值。
但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秦玉峰表示,东阿阿胶将传承和创新相结合,不仅仅要将传统的阿胶生产工艺很好地传承下来,而且目光要更加远大,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国内结网、国外布局延伸上游市场
怎样让毛驴的价值提升?秦玉峰指出要把毛驴当做药材养。
据了解,东阿阿胶采用“活体循环开发模式”,即“农、工、商、产、学、研、政、服务八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在前端进行良种繁育、提高受孕率等技术研发;在中端对肉、奶、血、尿、骨等产品深度开发;在市场进行品牌塑造、销售网络、销售队伍三大工程建设。
秦玉峰介绍说,为了延伸上游产业链,东阿阿胶国内结网,国外布局,在全国建立了20个毛驴药材标准养殖示范基地。同时在20个驴皮交易市场中安排专人,每天对“毛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毛驴价格、毛驴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形成大数据,并将屠宰场、养殖户纳入到大数据下,形成一张紧密结合的服务网,以此进行一些精确的决策。
“到2020年,我们将在蒙东辽西、聊城两区域布局两个“百万头”核心基地,辐射甘肃、新疆、河北、吉林、甘肃五个战略区域。”秦玉峰表示。
另外,东阿阿胶积极在国外进行战略性布局开发,吸收国外资源。据了解,目前东阿阿胶正在国外布局六大区域,已取得11个国家进口许可。秦玉峰也强调,进口风险性较大,若出现不可预估因素,原料进口将受阻,立足长远还是要倚重国内养殖。
“体验营销”让3000年经典还原到生活
“开展活体循环开发不仅仅局限于阿胶的生产。驴奶、孕驴血、孕驴尿、驴胎盘也有很高的市场价值。”韩国才表示,从驴业的开发价值来看,驴业的增产潜力很大。
在第五届中国商品驴产业经济高峰论坛上,东阿阿胶与日本卡里苔丝株式会社和内蒙古博恩药业公司分别从驴胎盘和孕驴血等方面签约合作,“活体循环开发”项目由此获得突破性进展。
在品牌塑造营销方面,秦玉峰介绍说,从“文化营销”到“营销文化”再到“体验营销”,东阿阿胶的营销模式不断升级。文化营销是以产品为核心,营销文化是以顾客为核心,体验营销是在这个基础上又往前推动了一步,通过体验感受让3000年的经典文化还原到人们生活中去,通过这种模式把驴产业链带活、做大。据了解,阿胶生物科技园、东阿阿胶城、东阿黑毛驴繁育中心便是以体验服务为舞台,让消费者在其中体验产品的历史、文化、味道。
未来‘阿胶+’的产品可能会有千亿规模
“如果阿胶单品达到100亿元以上,‘阿胶+’的产品将会有1000亿元的规模,从饲料到驴肉、到驴奶、驴胎盘整个驴系列的开发,实现全产业链模式。”秦玉峰表示,百亿产品、千亿企业不会很遥远,东阿将会一直向着这个目标迈进。
【责编: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