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行业网讯 据彭博社报道,野村证券中国经济学家Zhao Yang指出,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政府将会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具体的国企改革计划。
在国内经济增长减慢的大环境下,国企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正变得更具破坏性。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表示,中国经济以及其他领域的一些结构性扭曲,应归因于国企的主导地位。国企制造了不公平竞争。根据摩根大通发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共有15万家国企,而这些国企占据了17%的城镇就业,22%的产业收入,以及38%的工业资产。中国国企总资产额高达16万亿美元,涉及范围从建造宇宙飞船到丝绸交易,极为广泛。
法国巴黎银行声称,这些企业也是大借款人。根据该银行提供的数据,2014年中国企业债务——绝大多数为国企持有——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攀升至167%,2008年仅为97%。
此外,在中国由以出口为主要动力向让服务和消费来拉动增长的经济模式转变过程中,国企部门成了“拦路虎”。中国近来股市的大幅波动,反射出政府对国企的照顾。这些企业在股市中占据主导地位。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Nicholas Lardy指出,国企资产的回报率,仅为民营企业的三分之一至一半,“如果政府想要保持合理的增长,国企部门的效率必须提高,而且规模必须进一步缩减。”
不管推行何种改革,政府将保持对某些主要行业(比如说铁路、电信和能源)的控制权。零售、建筑、金属和房地产行业内战略性较弱的国企,可能会面临更大规模的整顿,其中包括终止直接补贴,允许更多私人投资以及完善管理,等等。
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的国企改革已经取得了进展。比如说,2014年9月14日,中石化发布公告表示,该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已经与25家境内外投资者于当月12日签署了《关于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拟由全体投资者以现金共计人民币1070.94亿元(含等值美元)认购销售公司29.99%的股权,中国石化放弃就本次增资享有的优先认购权。
【责编: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