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媒体

首页 > 媒体 > 正文

又要“卖身”?雅芳已陷入“战略迷失”

直销行业网网讯 近年来在原全球最大的化妆品直销公司雅芳身上的“黑暗”消息可谓源源不断。近日,有消息就指,其正在与若干私募股权公司就转让部分股权展开谈判。此前,雅芳大幅缩减了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的业务,并实施了一系列裁员措施。

上述消息尚未获得雅芳官方的回应,但资本市场的反应已经相当凌厉。雅芳股价在上述消息爆出当日一度大涨逾20%,其股票两次暂停交易。但在随后的一个交易日,雅芳股价收盘又下跌至3.48美元,跌幅高达15.12%。而在过去12个月时间里,雅芳股价下跌了74%。

很显然,新买家的出现已被视为“救星”,但投资者对这笔买卖或者说这一传闻能否变现依旧心存疑虑。笔者注意到,就在今年5月份,曾发生过伪造监管文件,宣布雅芳将大幅溢价收购的事件。

那么,雅芳为何会走到这一步?笔者认为,就其在华业务而言,就存在渠道失措、品牌力弱化等要害问题。

就一般化妆品公司而言,渠道或许仅涉及公司策略,但对以直销业务为主导的雅芳而言,渠道就显得相当关键。自入华以来,雅芳的渠道从刚开始的商超百货渠道、直销、自建专营店、启动加盟店,再到后来的直销和加盟店并轨,再后来的重零售轻直销,雅芳在华渠道变化之剧烈可见一斑。

也正因为此,国内化妆品资深专家冯建军就向笔者坦言,雅芳在华已经陷入“战略迷失”。由于这种自上而下的大幅度、过于频繁的渠道变化伤了很多经销商的心,目前雅芳在日化产品有三大主流渠道,商超、百货、专卖店,但都不占优势。这就令雅芳作为一个化妆品品牌的事实,在化妆品研究行业不被认同,一些专家甚至直言,业内从来没有将雅芳当成化妆品公司作为研究,大家对其谢幕并不在意。

而直销领域的下滑也十分剧烈。依照中国网的数据,雅芳在华销售一度高达28亿元,而2013年的销售已经降为3.6亿。

谈及品牌力方面的问题,老一点的读者可能会想起2000年左右雅芳在央视的加盟广告。若要说除了这些,国内消费者记忆里还有什么?除了雅芳小姐,或许就仅剩“无店铺销售”了。而这已是雅芳在华直销事业如日中天之时留下的遗产。

应该说,雅芳还是在勇敢地在试图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降价吸引新消费者和通过增加网络渠道自救,但品牌力的弱化,令其在开展线上渠道布局时成效受限。以雅芳中国为例,其频繁降价的举措,在笔者看来,反而起到了减分作用,不仅令部分中高端消费者不再钟情,普通消费者心中也会有个问号,这么便宜的东西,能用么?

在近两年最为热闹的互联网+方面,在决定中国区重点偏重零售后,雅芳中国其实早在2013年12月25日,就开出了天猫旗舰店,并提前于当年11月30日登陆微信服务号,在其官微发出了“美丽新生 感恩有你”首条微营销文案。不过,由于品牌力已经不如从前,截至目前雅芳官方旗舰店的粉丝才13.5万,而差不多时间开天猫旗舰店的欧莱雅,目前其旗舰店的粉丝多达132.2万。

(作者:马建忠)

【责编:Bing】

【版权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直销行业网立场。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直销行业网”的内容,版权均属“直销行业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请注明“稿件来源:直销行业网”。
3、本站尊重原创及版权所有者,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内容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本站所选用的内容涉版权问题或来源标注有误,请致电本站,我们将及时处理。